首   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统计信息 政民互动 专题专栏

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2019年“一号文件”提出,必须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针对目前面临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农产品生产结构单一、农业高素质人才稀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水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不仅可以解决城市日益突出的矛盾,还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协调统一,对带动农村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了解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西安调查队走访相关单位及辖区涉农区县的典型企业,结果显示: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劲头十足,模式丰富,存在问题仍需关注。

一、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指围绕城市,依托城市及现有工业体系而形成的现代新型农业。它吸取了城市和农村的共同优势,集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于一体,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城市,肩负着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使命。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既是立足农村社会发展新常态,推进农村社会改革,协调城乡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内在需要,也是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途径。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共下辖11区2县,总面积10752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驻人口1000.37万人。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以乡村振兴为主线,以“农业两区+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深入推进西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一)农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2017年,西安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据西安统计资料,在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粮食、蔬菜、果品、肉、蛋、奶生产8项指标中,西安有6项指标居全省前3。

(二)园区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西安市将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先后编制了《秦岭北麓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沿渭都市农业产业带总体规划》《渭北都市农业产业总体规划》,确立了园区发展格局。出台了《西安市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不断加大园区扶持力度,园区数量和建设水平逐步提高。截至2018年末,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农业园区426个(其中省级34个,市级128个),是2014年末的2.3倍,园区总面积达到51.8万亩,总产值达到55.6亿元,农业园区在数量、质量、规模和科技水平上均有较大提升。

(三)科技支撑水平逐步提升

2018年,全市农业研究开发机构225个,累计获得省市级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成果178项,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42.91万千瓦,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达到654个,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85.6%。农业科技已成为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力量。

2019年,全市已组织实施省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5项,培育引进农业新品种10余个,推广应用新技术30多项,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水果良种实现了全覆盖。加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都市农业综合试验站和7个产业技术推广站建设,组建了32人的服务专家团队和常驻试验站技术团队,开展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示范推广服务,逐步形成了“一站多点”,即“1个综合试验站+N个产业技术推广站+示范点+群众(贫困村户)”的西安都市农业技术推广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同时,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组织21名专家,重点围绕临潼石榴、关中西部葡萄(西安市葡萄主题公园)等8个产业示范基地(专家大院),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推广成果转化。

(四)精品名牌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品牌打造,西安市农产品整体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截至目前,全市最具特色“一村一品”专业村501个,2个村被列为全国最具特色的“一村一品”示范村,“一村一品”专业镇33个。共认定无公害产地521个,无公害农产品512个,绿色认证企业52家,绿色产品65个,有机企业2家。“临潼石榴”、“临潼火晶柿子”、“周至猕猴桃”、“灞桥樱桃”、“蓝田大杏”等14个地理标志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石榴之乡、中国户太葡萄之乡、中国厚皮甜瓜之乡、中国番茄制种之乡等农产品原产地冠名先后落户西安。截至2018年底,累计注册农产品商标320个,其中市级名牌商标59个,省级名牌商标32个,国家级名牌2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1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49家,市级112家,预计2019年龙头企业经营收入达330亿元。

(五)农业标准化水平逐步提高

西安市紧密结合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实际,积极推进农业地方标准和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制(修)订工作。截止2018年底,已累计制(修)订西安市农业地方标准80项,农业生产技术规程247项,覆盖主导农业产业,涵盖种植、畜牧、果业、种子和农机等五大类别。

目前,西安主要农产品标准化覆盖具体情况:一是全市种植业标准化覆盖率48.7%。2018年,西安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47.46万亩,全年粮食总产142.14万吨,其中夏粮、秋粮良种覆盖率96%以上,85.6%以上粮食生产实行机收机播机耕、统供统繁、一喷三防等标准化生产措施;2018年全市蔬菜生产面积107.74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24.82万亩),产量达373.69万吨;二是全市果业标准化覆盖率50.5%。全市大力建设标准化果园、观光果园、特色水果主题公园,示范果园等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其中猕猴桃、葡萄、樱桃等主栽水果标准化覆盖率达59%,石榴、大杏等水果栽植面积较少,标准化覆盖率达42%;三是全市畜牧业标准化覆盖率68%。对主要创建的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养殖场进行验收、挂牌。截至目前,肉牛、奶牛等80%以上为园区标准化养殖,生猪、蛋鸡(肉鸡)、奶山羊标准化养殖分别达到60%、70%和60%。

(六)农业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截止2019年6月底,西安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05.83万亩,主要集中流转至各级农业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一批有影响力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迅速壮大发展,倾力打造产业化和特色化农产品名片,周至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基地,栽植面积已达26.86万亩;临潼以石榴为主的杂果面积发展到8万亩,成为全国著名的石榴六大集中产区(云南蒙自、四川会理、安徽怀来、山东枣庄、新疆喀什、陕西临潼)之一;灞桥樱桃产区居西北之最,也是沿陇海线纬度带成熟最早的樱桃产区;西北地区最大的鲜食葡萄产区长居长安和鄠邑区。

(七)农业深化改革稳步推进

2015年,西安市完成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推进试点城市,印发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推进方案》,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股权量化等工作,建立健全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探索出了独具西安特色的“654321”改革模式,改革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截止2019年7月底,全市完成清产核资2386个村,占总数的99%,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95.33万人,量化股东385.33万人,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2385个,占全市总村数的99%。完成清产核资数据录入3145个村(自然村),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1772个村。农业领域深化改革进一步促进了西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全市家庭农场从2014年末的108个迅速增长到1032个,是2014年末的近十倍;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463个;全市服务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快速增长,2018年新增635家,较2017年增长39.2%,累计达到1091家;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168.9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市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8923人。

二、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实例

近年来,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内逐步形成了以粮食、蔬菜、瓜果、花卉、畜牧业养殖等为主的农业功能体系,并且形成了多个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企业集聚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以及沿环山路的休闲农业产业带,同时形成了一批品牌产品和龙头企业,为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都市型粮食生产模式——播收机械化

2018年,西安市拥有农机总动力242.91万千瓦;拥有拖拉机16806台(大中型拖拉机8580台,占比51.1%;小型拖拉机8226台,占比48.9%);拥有拖拉机配套农具47582台,农机具配套比为1:2.83;拥有节水灌溉类机械2135套;拥有联合收割机7390台;拥有机动脱粒机14074台。

粮食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旋耕机,联合收割机,起垄机、电动喷药机等农业机械及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设施。除了玉米机收率为70%外,西安市粮食生产全程基本实现了播收机械化。

(二)都市型蔬菜生产模式——设施化

长安樊川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于西安市长安区杜曲樊川境内的潏河两岸,以陕西盛世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向四周辐射,建设规划覆盖夏侯村、张家堡村、薛家堡村、东杨万村、西杨万村、西樊村、师家堡村7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5490亩,其中核心区2490亩(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区60亩,智能化育苗中心30亩,无公害标准化设施蔬菜示范区1600亩,生态休闲观光区800亩)。以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主线,以设施蔬菜生产为发展重点,以休闲观光农业为发展方向,按照“生态立园、科技兴园、产业强区”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国家、陕西省及长安区的政策环境,以建设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主线,依托土地流转,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绿色果蔬产业,着力推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进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项目扶持为支撑,完善投入保障长效机制,强化政策、信息、技术、市场、配套服务,努力实现产业的迅速发展。

(三)都市型果业生产模式——标准化

西安市高陵区鸿盛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300万元,现有社员60人,聘请农业技术专家2名,采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优质葡萄的生产销售为主,带动农户共同发展。合作社注册了“鸿盛源”和“葡萄姐姐”商标。2016年合作社获得了西安市“农民合作社优秀示范社”称号。

合作社葡萄生产基地于2016年6月被认定为西安市鸿盛源现代农业园区,园区以葡萄产业为主,以园区采摘、认购专属葡萄树及亲子互动等休闲体验与娱乐活动为创新,不断丰富园区产业链,形成集葡萄标准种植、技术推广、示范、农产品展示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园区完成总投资320万元,主要建成了葡萄种植基地300亩,包括大棚葡萄100亩,配套农产品综合服务区10亩,建筑面积1733平方米,引进葡萄品种6个,包括户太八号、红巴拉多、黑巴拉多、桃太郎、摩尔多瓦和长野珍珠葡萄。2018年完成销售收入350万元,带动农户500户,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带动了当地大棚葡萄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促进了高陵区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成为高陵青年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西安市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葡萄产品多次获得省、市级优质产品奖。

(四)都市型花卉观赏生产模式——景观休闲化

长安区依靠秦岭,生态资源优越,数万亩鲜花铺展开来,四季皆有花开,已形成西安乃至关中面积最大、独具特色的“大地花海”景观。花卉产业已成为该区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长安区还积极打造东线台塬花海田园水乡游,环山路特色花卉秦岭休闲游,子午大道四季国际赏花游,南横线都市农业花园游四条赏花旅游精品路线,已形成“长安花卉+休闲农业+餐饮娱乐+农耕文化”的新格局。促进了长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住宿相关产业发展。结合花卉产业空间构架,该区还将打造东部大田花卉、苗木生产示范区,中部精品花卉生产示范区,中部高档花卉生产、加工物流核心区、西部花卉苗木生产示范区和南部特色花卉生产示范区,形成“以园支撑、连园成带、优势推进”花卉产业集群。

特别是于2016年底建成、紧邻千年银杏树古观音禅寺的玫瑰小院家庭农场以融入自然的造园手法来打造欧式田园风格的花卉主题景观园,在这里可以置身花海中,赏玫瑰花、品玫瑰茶、吃鲜花宴,并且以园区为平台拓展花艺手工课,进口花卉盆栽和玫瑰制品的销售,赢得市民青睐。

(五)都市型畜牧业生产模式——生态循环化

西安市蓝田县鑫龙门现代农业园区主导产业选择中循环产业(苜蓿种植、羊粪有机肥、有机肥还田等)为该区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充分利用羊粪——有机肥——牧草及核桃种植,发展循环农业,既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生产出优质农产品,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利国利民,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兼顾。园区建设在沟壑区,平均海拔660米,是具有丘陵沟壑地质地貌特征的、以创意休闲观光为特色的现代综合农业园区。主导产业奶山羊、特色时令杂果。

鑫龙门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倡导并率先垂范绿色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一是从苗上看,采用无土栽培等新技术,确保种苗健康、优质。二是倡导有机肥,采用测18土配肥等新技术,全园区采用自研的以羊粪为基本成分的生态保健肥做底肥,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的同时,还能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的作用,改善品质,提高产量与活化土壤等作用,同时还具有防病、治病、驱虫功效,提高作物抗寒和抗旱能力。三是通过发达的微灌系统,及时调整农作物生产及病虫害防治。推行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及设备,如悬挂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等。

三、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慢

2013年-2017年,西安市农林水务支出总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该项支出为59.37亿元,较2013年增长18.9%。农林水务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由2013年的14.6%上升至2017年的17.6%。但与同期全国其他副省级城市该项指标相比,西安市农业投入仍显不足(武汉97.19亿元,宁波91.20亿元,杭州89.62亿元,深圳76.33亿元,广州73.89亿元)。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部分村由于缺乏人才、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出现工作停摆情况,不能有效整合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财政扶持资金,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不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基层农经管理机构和人员不足不专,集体资产监管缺失。

(二)农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

城市扩张和农业用地的矛盾、耕地刚性减少和农产品需求刚性增加的矛盾更加凸出。据2019年西安调查队春夏播种植意向调查显示,长安区8个调查点中,有2个调查点因为城市规划全村拆迁,目前已无耕地;另有2个调查点因为已在新城规划区内,农户几乎不再种粮,多数农户已将土地出租或者栽种苗木占用土地。周至县的8个调查点中,店镇村因为秦岭植物园等项目征地,农户几乎也不再种粮。

随着农民务工工资的持续上涨,种粮与打工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加之,种粮周期长、收入低,“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甚至一日”的现象屡见不鲜,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全部外出打工,留在家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多是老人、妇孺。即使留乡的青壮年劳动力,也基本不务农,种粮已成为他们的一项选择性工作。

(三)农业科技工作力量较弱,高新技术推广难度大

现有农业示范园区自主创新能力稍显薄弱,自有专业技术人员力量不强,多为外聘高校专家教授团队和地方政府技术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由于此类专业技术人员与园区和农业企业(合作社)没有隶属关系,管理上比较松散,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自有专业技术人员力量跟不上,导致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应用能力不强。

目前,我市农业收益偏低,主要还是小规模经营,农民为规避风险,宁愿选择效益低、保险系数高的传统技术,不愿意采纳和运用新的技术成果,因此许多高新技术无法得到实际的运用。加之一些新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操作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高新技术推广起来难度较大。

四、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大农业资金投入

农业的弱质性使农业面临着自然灾害、市场、技术等多重风险,农业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等多重条件的限制,而必要的农林水务财政投入是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推动农业稳固发展,就必须要加大力度制定和落实惠农政策,推动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力度,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

(二)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应用

一是加强产研互动,鼓励农业科研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深入农户中间,了解生产所需,建立起符合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的技术供给机制;二是建立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成果落地,增强科研人员获得感,充分调动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保证科研力量强大、科研团队稳定;三是继续加大农业知识、种植技术的推广力度,免费向农民提供种植技术支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预防等农业生产实用技术。

(三)“立”好农民新职业形象

一是降低教育门槛,科学配置专业。结合西安当前都市农业发展特点和需求,强化职业教育力量,科学合理设置农业专业,注重技能培养,使西安农村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来之能干”的职业人才。使农业不再仅仅是“父辈”赖于生存的方式,使“农民”成为新生代受尊重的职业名称。

二是加强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不仅入学门槛降低,而且对许多专业进行了学费减免。考虑到都市农业是西安农业农村的发展大势,必须要在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还要为与都市农业相关的专业留出足够的输血资源,从而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发挥园区示范带动作用

西安周边已经存在一些较为成熟的现代都市型农业模式,今后应将优秀示范园区进行典型分析,总结出优势发展模式并进行积极推广,使好的发展模式和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农业园区,辐射带动周边县区在农业发展上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要提高现代都市农业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使其从“典范”变以为普遍的发展模式。

(五)确立多种类型的农村生态经济运作体系

八水之地的西安生态资源较为丰富,农、林、牧类发展的天然条件较好。我们应利用这一优势,以龙头企业、生态户、农家庭院经济为起点,针对性建立多种类型的农业生态家园、生态示范村。生态(乡)镇、生态农场(牧场、林场)、生态区(县)等。一是以“生态养殖+沼气工程+绿色种植”的“果-沼-畜”等循环发展模式和技术,使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得到有效推广;二是鼓励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食品产业基地。逐步建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有机食品基地等,让我市更多农产品获得无公害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有机食品标志的使用权,逐步形成融产地环境检测、原料种植、生产加工、贮藏运输、科研推广、服务保障和市场开发为一体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

(六)重视普惠性,提高农民收入

一是加强财力投放,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鼓励采取贴息、奖补、风险补偿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重点支持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型经营主体,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吸纳就业、村企对接等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现代农业。

二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农业服务组织、服务型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等具有一定能力和提供有效稳定服务的主体,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提供以生产托管和保姆式服务,让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小农户能够稳步扩大经营规模,逐步发展成为家庭农场。

三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保护好小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权,落实小农户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防止人为垒大户,排挤小农户。顺应小农户分化趋势,鼓励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小农户发展的路径。引导小农户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