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统计信息 政民互动 专题专栏

“雁归西安”方兴未艾 返乡创业问题犹存——西安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查报告

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促进乡村振兴的利好政策实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者致富的“归雁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为了解西安市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西安调查队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问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开展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西安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效应正逐步显现,78.4%的返乡人员有意愿在家门口创业,返乡农民工已日益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的新动力。但一些创业项目还存在资金短缺、场地费贵等困难,亟待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西安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农民工就业创业和脱贫工作,持续推进返乡创业“七个行动计划”和就业扶贫“六大工程”深入开展,印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包括鼓励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优化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大创业典型激励鼓励(包含返乡农民工)等5个方面25条措施。自主创业人员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15万元,小微企业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300万元,且政府给予全额贴息。通过每年评选10名“西安创业明星”进一步加大返乡创业典型激励鼓励,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营造促进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2018年,西安市各级人社部门为返乡农民工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发放创业贷款1873笔1.65亿元,其中贫困劳动力贷款130笔890万元。新增创业孵化基地13家,新建社会工厂8家,创建信用乡村39个,并且取消了贫困劳动力创业贷款反担保。参加贫困劳动力创业培训152人、技能培训3459人,个人创业补贴提高至2000元。自2000年以来,西安连续20年在春节前后开展春风行动。今年春风行动共举办115场招聘活动。自2017年以来,西安人设部门专门开展“雁归西安”活动,鼓励引导并扶持在外打工的西安籍农民工回乡创业。

二、返乡创业农民工基本情况

参与本次调查的74位返乡人员中,有51位有过创业经历,调查显示,西安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出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文化水平较高等态势。

(一)创业对象以男性新生代农民工为主

从返乡创业人员的年龄看,新生代农民工构成返乡创业主体,占84.3%,其中,30岁以下人员占21.6%,30-39岁人员占62.7%,40-49岁占15.7%。从性别看,男性创业者为主体,占66.7%。主要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创新创业意识强烈,尤其是男性经过在外的历练,返乡创业成功率高。

(二)返乡创业群体文化水平相对较高

西安返乡创业群体受教育程度高于2018年西安市农民工监测调查对象的水平,且以大专和高中为主,其中,高中文化程度占25.5%,大专文化程度占27.5%,本科文化程度占11.7%,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9%,分别比2018年西安农民工监测调查对象的占比高5.6、19.2、8.1和5.5个百分点;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成员占5.9%,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员占23.5%,分别比2018年西安农民工监测调查对象的占比低15.7和22.7个百分点。


图1:西安返乡创业农民工学历分布

(三)返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前从事行业相对集中

从返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前从业情况看,主要集中于所需技能为种养殖业和简单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人数前四位的行业为农林牧副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占17.6%、15.7%、13.7%、13.7%。

从返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前的收入来看,中高收入占比较高。月收入3000元以下占23.5%,3000-5000元占35.3%,5000-8000元占27.5%,8000元以上占13.7%。

三、返乡创业呈现新态势

(一)返乡创业意愿逐步增强

随着近年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广大农村发展机会增多,返乡创业就业人员不断增加。本次调查的74位调查对象中,有58位表示有创业的意愿,占78.4%,其中的51位已经付诸实施。从问卷资料看,28.4%的人“看到别人成功,也想尝试”,31.1%的人觉得“无论失败与否都愿意尝试”,18.9%的人觉得“创业环境好,大有可为”,只有21.6%的人觉得“创业艰难,不愿意效仿”。

(二)家庭因素成为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

返乡创业农民工中,已婚人员占88.3%,其中,已婚已育人员占76.5%,已婚未育人员占创业人群的11.8%,未婚人员占9.8%,离异人员占1.9%。家庭因素日益成为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

月是故乡明,情是故乡浓。随着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收入的持续增加,加上在外打拼多年,对家庭的思盼之情和责任意识逐渐增加。为了不让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成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选择返乡创业方便照顾家庭的人员占返乡创业农民工的52.9%;为寻求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选择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占25.5%;由于工资不能满足需求,选择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占17.6%;考虑到大城市工作不好找,选择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占2%;由于相关政策的扶持,使得农村的发展机会增多,2%的人员因此返乡发展。


图2:返乡创业原因

(三)创业方向选择有趋向性

调查显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行业领域分布较广且分散,涉及农林牧副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等十几个行业。随着大批的新生力量进入创业领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倾向于第三产业,选择简单的劳动密集型行业。“70后”农民工多选择第一产业作为创业形式,这是由于第一产业是他们最熟悉、最有把握创业成功的产业,有助于创业阶段稳步发展,不失为一种稳妥的选择。

从行业类型看,返乡创业者中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占比最高,为25.5%,从事第一产业的占21.6%,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占11.8%,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建筑业的占比相同,均为7.8%,从事制造业与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占比相同,分别占5.9%,其它行业占13.7%。

(四)创业初始投资以中小规模为主

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来源以自筹为主,初始投资规模以中小规模为主。从初始投资的金额看,2万元以下占5.9%,2-5万元占15.7%,5-10万元占33.3%,10-50万占25.5%,50万以上占19.6%,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趋势。


图3:初始资金占比

(五)创业项目呈现产业升级特征

通过调研发现,返乡创业项目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返乡创业视角既立足传统农业,又着眼于具有产业融合特色的绿色农业和农旅一体化服务业,涉及了一些新兴行业和特色产业,呈现出积极的产业升级特征,如有的农民工结合自己学到的种养殖知识和积累的管理经验并依托当地的文化及旅游资源特色返乡创业,创办了特色民宿、特色农庄、特色农家乐、特色小镇和主题公园等,有利于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实现市场、技术、制度、组织创新,引领经济结构调整。

(六)创业经营状况总体良好

已经创业的51人中有25人认为经营状况良好,准备扩大经营,占49%;18个认为经营状况一般,维持现状,占35.3%;仅有8人认为经营状况不佳,占15.7%。

(七)返乡创业助农增收成效显著

返乡创业最为直观的带动作用就是促进了当地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部分返乡农民工抢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业和特色产业为主的创业项目,进行产业项目帮扶,助农增收效果明显。如以返乡农民工为主体建立的周至县秦人果业专业合作社,2018年联结农户126户,2019年增至280户,辐射当地两个村子,年销售收入5000万余元,利润达到150万元。合作社日常每天固定用工量30人,旺季达到每天100-200人左右。秦人果业用工主要以贫困户为主,其中帮扶残疾人29人,通过每斤高于市场价0.1元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提供劳动就业岗位和栽培管理等技术培训帮扶贫困户,以点带面,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吸纳大量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了当地部分农民工的务工收入。

西安东山果品专业合作社是当地农民工由为各大超市进行水果配送做起,积累经验、打开市场,产业链进一步延伸,返乡创业成立了合作社,现用工200多人,通过产业扶贫、贫困户入股分红帮扶、贫困户优先录用的务工帮扶、思想帮扶和送温暖帮扶贫困户等,建档立卡,2019年共计帮扶贫困户162户,为贫困群众“输血”,帮助当地村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找工作难等问题,带动周围百姓脱贫。

四、返乡创业仍面临诸多困难

近年来,西安市通过综合施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应当看到的是,在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资金短缺、缺少市场信息以及创业场地成本高等,导致返乡创业企业存活率偏低。


图4: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资金短缺是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最大“瓶颈”

调查显示,72.5%的调查者表示资金短缺是返乡创业遇到的最大障碍。通过走访发现,熟人拆借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只有少数创业者属于政府扶植对象,能够获得银行贷款。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本身收入不太高,除了家庭必须的支出外,结余不太多,加之贷款周期短、额度低、门槛高、流程多、成本高,当创业项目需要扩大规模或者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时,返乡创业者很难从银行或其他正规渠道得到贷款,企业维持生产经营困难,致使创业前功尽弃。

(二)市场信息缺乏限制农民工发展

在调查中,45.1%的返乡创业农民工认为市场信息是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由于多数农民工长期从事单一的劳动型工种,且受文化程度和年龄限制,农民工信息获取能力不足、市场分析能力欠缺,缺乏对创业知识和市场信息的充分了解,导致在创业项目选择和把脉市场需求上思路狭窄,同时市场销路受限,让他们无所适从。

(三)返乡创业场地成本高影响企业发展

返乡人员在创业过程中,用地的制约成为资金短缺外又一重要因素,占受访人群的41.2%。由于返乡创业者多从事农业相关产业,投资强度普遍较低,创税能力较弱,其社会影响力较小,难以获批用地指标,而租赁场地费用偏大,较高的租赁费用直接导致其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此外,企业盈利后,再投入扩大规模是企业健康成长的循环模式,土地问题也是横亘在创业面前的一大障碍,加剧了后期经营费用。

五、对策和建议

(一)借助精准扶贫,育好本土人才

随着精准扶贫深入开展,各地扶贫项目、资金和政策不断落实和出台,为带动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截至目前,西安市登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8000人,贫困劳动力创业433人,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3510人,创业培训217人。建议抓住精准扶贫推动农民工就业的机遇,有针对性地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作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育;将具有一定技能的农业工人和能工巧匠作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育。以点带面,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激发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内生动力。

(二)加强金融支持,优化金融服务

农民工多以打工为主,资本积累有限,往往不足以实现创业梦。政府扶持创业的小额贷款限制条件多,资金短缺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拦路虎。推行返乡创业贷款贴息制度,重点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贷款给予贴息;对农民工创办的符合农业产业化贴息条件的企业,适当降低贴息审批条件,优先给予贴息;对农民工在贫困地区创办的企业,符合扶贫贷款贴息条件的,优先给予扶贫项目贷款贴息;降低贷款门槛,增加贷款额度,简化返乡创业农民工申请小额贷款程序,不断完善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势在必行。

(三)强化创业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为创业农民工提供项目信息、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咨询等信息服务,组织对创业者进行系统化培训,针对性指导。通过相关创业课程的学习,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创业环境及政府鼓励创业的扶持政策,掌握正确的经营管理技能,帮助其正确掌握市场信息,选择创业项目,增强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明确创业目标和行动计划,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切实做到培养一个能人,带活一片群众。

(四)加强政策引导,妥善解决创业用地问题

把农民工返乡创业生产经营用地统筹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允许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和鼓励返乡创业农民工利用闲置土地、厂房、镇村边角地、农村撤并的中小学校舍、荒山、荒滩等进行创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土地向有资金、懂技术的返乡创业农民工手中流转。返乡创业农民工创办符合环保、安全、消防条件的小型加工项目,允许在宅基地范围内建设生产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