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统计信息 政民互动 专题专栏

宁吉喆书记为统计系统党员干部讲党课

强化政治机关意识 走好第一方阵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奋力开创

统计改革发展新局面

——在“七一”专题党课上的讲课稿

(2020年6月30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

宁吉喆

同志们:

明天就是中国共产党99周年诞辰,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关于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开展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的工作方案》要求,结合统计工作实际,今天我围绕“强化政治机关意识、走好第一方阵”,讲专题党课。

一、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强化政治机关意识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统计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把讲政治放在首要位置,着力强化政治机关意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自身政治建设。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政党政府治理国家的行为。政治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综合力量,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行为,而经济基础又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所以政治又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充分认识讲政治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一)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统计部门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的战略举措。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深刻指出,各部门各单位职责分工不同,但都不是单纯的业务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中央和国家机关鲜明的政治属性,凸显了党的政治建设在机关党的建设中纲举目张的统领地位。国家统计局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首要属性是政治机关,是推动党中央治国理政、管党治党决策部署在统计领域贯彻落实的重要职能部门。统计作为一门科学,有其专业性。同时必须认识到,统计作为党政决策的依据,作为人民利益的反映,作为经济行为的“风向标”“指路灯”,毫无疑问具有政治性。国家统计局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抓得怎么样,首先要看政治机关意识强不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放在突出位置,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态度,严守政治纪律,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二)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推进统计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的高度,明确提出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这是将统计监督作为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性安排,要求强化统计监督的政治属性,发挥其宏观性、总体性、数量化特点,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执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引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党和国家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把统计监督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体现的就是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对造假作假的行为进行监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机关意识,强化统计监督的政治功能,聚焦政治原则、政治生态、政治担当、政治责任,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两个维护”作为统计监督的目标和方向,加大统计改革力度,改进统计监督方式,创新统计监督手段,构建全面、精准、高效的统计监督体系。

(三)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是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提升统计部门履职尽责能力的内在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了一些部门和单位在政治意识、党的领导、党建工作、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给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经过两轮主题教育的洗礼,统计部门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对照中央要求,对照初心使命,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仍有温差,统计反映、服务和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仍有落差,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在一些地方依然屡禁不止,基层统计负担仍然较重等等。这些问题追根溯源,还是归因于统计部门政治机关意识仍不够强,机关政治建设水平还不够高,没有充分发挥机关党建“凝神聚魂”的重要作用。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做的统计工作也是一个伟大的事业,统计有三大职能,即调查、咨询与监督,就是要客观真实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不站到这个政治高度,不清楚这个政治方向,那就容易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我们必须突出政治建设根本,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把解决“灯下黑”问题作为加强和改进统计部门党的建设的突破口,勇于推动自我革命,把初心和使命变成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履职尽责、埋头苦干的原动力。

(四)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发挥统计部门综合性基础性作用的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政治是具体的,“两个维护”要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综合性基础性工作,是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在完善统计体制、开展统计督察、推进国民经济核算重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评价等方面取得新的重要进展,最根本的原因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统计工作的坚强领导。统计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每个月都要调查统计数据,统计又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全社会这么多的行业部门都要统计,每一行都要胸中有数。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切实强化政治机关意识,不断提高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在践行“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上下更大功夫,统计改革发展才能行稳致远,统计职能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完成好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和常规统计调查,认真开展统计监督和监测评价,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统计部门落地生根,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重要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二、坚定“四个自信”,把握两个大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看清这两个大局及其相互作用的态势,有助于我们精准定位中国所处的历史坐标与世界坐标,从而在干事创业时自觉胸怀大局、在谋划工作时自觉服从大局。

(一)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世界经济重心之变——东升西降。西方发达国家迟迟走不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美国等西方国家背离经济全球化大势,开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倒车,世界经济呈现“东升西降”格局。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分量和比重不断增加。按汇率法计算,2019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在全世界所占比重约近40%,比40年前提高约20个百分点,这种趋势仍将继续。二是世界政治格局之变——多极化重组。二战以后的社会格局,按生产关系可以划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随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越来越不得人心,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多边框架下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重组发展。三是世界科技革命之变——跨越式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信、基因工程等为代表的前沿性、颠覆性高新科技,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大变局对我国发展形成了严峻挑战。一是试图遏制中国崛起。我国快速发展让美国感到如鲠在喉,有着强烈焦虑和不安,遏制中国、阻碍中国发展以维护其世界霸权的冲动很强,如美国在涉及中国重要利益的议题上不断挑衅,企图用关税等手段迫使中国全面让步,不择手段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并试图在涉港、涉疆、涉台、涉藏等问题上搅浑水。二是世界发展面临失序危险。美国置现行国际规则于不顾,以牺牲别国和世界整体利益为代价拓展自身利益,先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伊核协议》等国际组织和协议,试图以不平等的双边关系取代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特别是今年以来,疫情在世界各国持续蔓延,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需要我们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三是新产业革命对我国带来冲击。发达国家凭借领先的基础研究能力、技术和创新优势,率先抢占先进制造业制高点,加紧从技术、标准、规则等方面设置门槛,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难度增大,如果不能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突破,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优势将被逐渐削弱。

同时更要看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一是我国改革开放红利将持续释放。经济全球化是历史趋势,方向不会改变。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我国深度参与全球化,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成为全球产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虽然近年来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但完善的基础设施、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充沛的人才资源等促成了新的综合比较优势。在全球跨境投资大幅萎缩的情况下,2019年我国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415亿元,同比增长5.8%,保持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二是中国话语权不断提高。当前,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各领域冲突和摩擦加剧,全球治理体系需要重塑。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影响力日益增强,更多世界重大议题需要中国积极参与,任何孤立、排挤、限制中国的企图都将使世界受损,因而也难以实现。三是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前景广阔。新一轮技术革命为新兴经济体提供了跨越发展的可能。2011年-2018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总量连续8年居世界首位,2019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全球第一。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四是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拓展中国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当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截至目前,中国已累计同139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80多份政府间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面对世界大变局带来的机遇挑战,我们一方面要坚持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务;另一方面要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同时,要坚定不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人类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丧失了独立地位,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积贫积弱,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夙愿。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99年来,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一道顽强拼搏、接续奋斗,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救国、兴国和强国,共同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和伟大实践。救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前提。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兴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并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过程。二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路线图。要坚持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把握好新时代我国各领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找准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的现实着力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三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方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提高党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扩大内需,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创新发展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三)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14亿人民坚韧奉献、团结协作,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充分彰显了我国制度优势和人民的伟大力量。

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科学决策,为战胜疫情提供了根本保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全面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强调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明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对加强疫情防控等进行全面部署,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指导组指导湖北省、武汉市加强防控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各地方各方面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严格高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局面。

二是努力克服疫情冲击的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毫不放松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稳妥有序放开经济和社会活动,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在交通管制、全民居家隔离等严格管控措施的情况下,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水、电、燃气、通信等公用事业不停,生活物资保障有力,防疫物资供给大幅增加,能源、基础工业品、基本公共服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有序运转,14亿人民的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生活场所。全国分批分次复学复课,截至5月31日,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部分学段均已开学,共有1.63亿学生(含幼儿园)返校。

三是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步伐加快,主要经济指标逐步改善。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经济运行加快回归常态。特别是5月份以来,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生产需求继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积极因素逐步增多。从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看:工业服务业实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正增长;服务业生产由降转升,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消费投资继续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8%,比上月收窄4.7个百分点;投资降幅明显收窄,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6.3%,比1—4月份收窄4.0个百分点。新动能不断增强,1—5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比1—4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发展向好,1—5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比1—4月份加快2.6个百分点。就业物价总体稳定,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6%,回落4.2个百分点。企业复产率继续提升,我局快速调查显示,5月底,规模以上工业、建筑业、服务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一半以上的企业比重分别比4月底提高2.9、9.2和7.5个百分点。市场预期保持平稳,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6%,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均连续3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

三、践行“两个维护”,持之以恒抓好统计部门政治机关建设,深入推进统计部门全面从严治党

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要求,今年是党建工作狠抓落实年,我们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政治建设统领作用,不断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统计部门政治机关建设,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一)加强思想武装,坚定理想信念。

政治上清醒坚定源于理论上清醒坚定。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了,对党忠诚才能有牢靠基础,才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突出重点学,及时跟进学,尽可能多学一些、学深一些。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紧密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治党治国治军的一系列生动实践,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历史以雄辩的事实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的强大理论指导力和思想穿透力,必须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要义及其核心精髓,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灵魂。要多读多悟《共产党宣言》《实践论》《矛盾论》等经典著作,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科学准确认识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特点,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统计工作实践的能力水平。

(二)提高政治定力,始终对党忠诚。

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是我们党乘风破浪的压舱石。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是每个党员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要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强化对党忠诚教育,结合实际用好古田全国统计干部教育培训党性教育基地、中央苏区调查统计史陈列馆等红色资源,打造具有统计特色的文化品牌。对统计部门党员干部而言,对党忠诚老实很重要的就是始终把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摆在首要位置,坚决维护统计数据真实性。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凡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由集体讨论、按少数服从多数作出决定。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组织生活,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切实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要着力强化党性修养。在应对处理各种矛盾挑战中增强党性,坚持从政治上、大局上、战略上观察思考,逢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把矛盾的性质特点和变化趋势想明白、弄清楚。在各种磨砺考验中增强党性修养,以不怕苦不怕累、敢啃硬骨头的精气神,增强斗争精神,积极向大事、难事、急事请战。

(三)脚踏实地工作,自觉爱岗敬业。

脚踏实地、爱岗敬业是每一名统计人用行动去践行的职业操守,也应该成为每一名统计人兢兢业业、勇担责任、甘于奉献的真实写照。要践行统计理念。坚持统计为民的理念,重大统计改革要充分听取统计基层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大人财物向统计基层倾斜力度,更好地服务统计用户,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统计获得感。坚持统计开放理念,积极参与国际统计方法和规则的研究与制定,广泛宣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统计工作成绩。要坚持创新思维。唯有守正创新,才能在破解统计发展难题上有新成效,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上有新作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地试、勇敢地改,鼓励统计改革创新试点,进一步拓展统计调查范围,创新统计监测方法,推进统计领域重点改革,全面反映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征。要培养实干作风。将工作视为事业,视为责任,有岗位意识、有事业心,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地推动统计工作创新和事业发展。敢于担当,敢于讲真话、说实话,认准的事情绝不拖延,大胆推进。在工作中善于寻求突破,善于寻找方法,从千变万化的形势中理清头绪,从繁重艰巨的工作中“剥丝抽茧”、化繁为简。要弘扬奉献精神。正确认识苦和乐、得和失的关系,牢固树立奉献精神,养成“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在统计岗位上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描绘统计事业的未来蓝图。

(四)坚守纪律底线,坚持廉洁干净。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站稳政治立场,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践行党章以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严格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党纪政纪。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严格遵守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对待组织的谈话函询、核实了解要如实说明问题,自觉接受组织监督。要严格遵守廉洁纪律。真正从思想上破除“统计部门是清水衙门”的错误认识、模糊认识,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始终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公私分明,“亲”“清”分开,任何时候都绝不逾越廉洁纪律的底线和红线。要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在服务群众中公道办事。严格执行《国家统计局工作准则》以及公务接待、会议文件、安全保密等各方面工作制度。严格遵守生活纪律,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尤其是“八小时之外”的私人生活,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责任之重,不为名利所缚,不为物欲所诱,真正做到让党放心、让干部群众满意。

(五)增强主体意识,强化责任担当。

全面从严治党说到底是责任问题,最关键的是要牢牢牵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我们要有责任心和担当意识。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的建设的领导。牢固树立“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理念,努力做到一把手重点抓,班子成员经常抓。坚持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将党建工作与统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两个责任”、狠抓干部管理与作风建设、搞准统计数据、坚决反对和遏制数字腐败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使党建工作真正成为业务工作的“加油站”和“助推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上率下。上级带下级、班长带队伍,切实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做到位。从严传导压力,切实破解责任传导“中梗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切实形成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总体效应,保证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全面覆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机关党建工作专责机构要真正发挥职能作用。按照高素质专业化标准化建设党务干部专兼职队伍,保证切实把党务工作的责任担起担好,把党的建设事业做优做精,发挥党务干部的职能作用。有计划安排专职党务干部与统计业务干部双向交流,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干部从事机关党建工作,配强专职党务干部,激活兼职党务干部。

(六)端正人生态度,积极乐观进取。

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人生态度、工作态度,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保持乐观进取,积极向上,这样的同志一定可以有更大的发展。我们要有主人翁精神,保持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树立正确工作态度。对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战略部署和关于统计工作的要求,一定要跟得上,跟得紧,有招数,严落实,要把自己的工作职责、领域知识烂熟于心,对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对有利于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的事,要积极主动去做,要敢于抵制反对各种干预统计调查的行为。要打造良好团队精神。作为领导干部应该秉持一颗公心,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多下“活血化瘀”的苦功,多做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努力,让大家心服口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作为一般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团队意识,多补位、不缺位,多搭台、不拆台,相互补台才能好戏连台。要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做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高尚人”,多读书、读好书,多运动、多锻炼,注重强健体魄,增强体质。抓好家风建设,时刻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放在心头,作为标尺,衡量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家风正、作风淳,以优良家风推动党风政风、民风社风的不断改善。

四、统筹谋划部署,勇于担当作为,高质量完成下半年统计工作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统计局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落细各项防控举措,统计部门疫情防控成效明显。同时,就应对疫情成效进行了量化评估,紧紧围绕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情况,组织开展8轮快速调查,及时了解和动态跟踪各类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突出问题以及经营预期等情况。扎实有序推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实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完成2019年首轮统计督察意见反馈,组织开发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资料,深化投资、消费、服务业等重点统计领域改革有序推进,组织疫情期间企业快速调查,组织39个课题组测算分析“十四五”期间相关领域指标。下一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振奋精神、扎实苦干,确保各项统计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以数据质量为中心,扎实开展普查和常规统计调查。扎实做好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第一批现场登记工作即将于7月份进行,各地要按照全国统一的工作部署、时间安排、操作规范,倒排工期,确保普查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方案》,高度重视数据质量控制,把普查数据质量作为第一位要求,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有序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这次普查起步较晚,部分工作有所推迟。各级普查机构要抓住重点环节,把工作往前做,把进度往前赶。加快落实经费和物资保障,特别是“两员”补贴、电子采集设备等必要经费保障。切实做好“两员”选聘培训,充分挖掘村(居)委会和社区街道以及网格员等力量,鼓励大学生、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到“两员”队伍中。加强普查宣传动员,聚焦宣传重点人群和重点内容,做好流动人口、年轻人、外出务工人员以及高收入和高知群体的宣传工作,努力消除普查对象思想顾虑。认真做好普查区划绘图工作,积极做好户口整顿工作,确保在9月30日前取得户口整顿相关数据和人口资料清单,到11月1日普查时点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实施各项常规统计调查。组织各级统计调查机构根据疫情风险等级情况,采取差异化措施开展统计调查工作。采取远程指导、视频会议等形式,推动各级统计调查机构做好统计数据采集和审核验收工作,加强业务指导。

(二)以政治监督为导向,充分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实施好2020年统计督察。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我们拟于下半年分两批开展统计督察,督察对象包括11个地区和7个部门。要依据《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和中央关于2020年督查检查考核计划部署,进一步完善督察工作方案,制定疫情应对预案,确保统计督察取得实实在在成效。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聚焦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等重点任务,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健全统计监督检查机制,严肃查处重大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案件,加大对典型统计违法案件的通报曝光力度,严格依纪依法追究统计违纪违法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责任。认真开展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按照中央《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办法(试行)》要求,加快研究制定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协同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做好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办法相关配套文件的印发实施,认真做好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测算工作。同时,扎实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监测,推动建立雄安新区、长三角一体化等统计监测制度,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统计监测研究。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重点领域统计改革。不断健全统计标准。制定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数字经济产业统计分类,推动所有政府统计调查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标准,确保各项统计调查中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统计编码的标准化。完善统计调查方法。针对调查目的、调查主体和调查对象,选择合理适当的统计调查方法,多运用抽样调查方法,多运用企业财务资料,多运用部门数据和行政记录,多探索使用大数据等新技术。着力改进统计制度。开展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并重统计改革试点,推进粮食供需平衡表编制工作,做好农作物遥感测量顶层设计,开展工业大个体经营单位纳入规上企业统计调查试点,推进限额以下零售业和餐饮业专项调查、知识产权产品投资统计试点试算,完善服务业生产指数、采购经理指数编制,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方法,研究第三方网络支付数据的应用,完善生态能源统计制度方法,改进科技领域和创新领域调查。

(四)以克服疫情影响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统计监测分析。强化统计监测研判。围绕“六稳”工作、“六保”任务政策措施落实和经济运行等开展统计调查和监测分析,研判经济走势,客观反映政策落实效果,为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提供量化依据。根据疫情发展变化,灵活采用电话调研、会议调研、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与重点地区、重点大型企业开展定期交流。加强数据解读和舆论引导。做好经济形势宣传和政策解读,有效引导社会预期,既讲清楚面临的阶段性困难,又充分展现经济亮点、潜力优势和积极举措。守正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统计领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进一步强化舆情监测和应对,切实维护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持续关注疫情对经济影响。进一步加强监测分析和深度研究,聚焦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关注的调查失业率、物价、农产品供应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积极反映新情况新变化,分析新问题新特点,努力报送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和信息。

(五)以提升效能为关键,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大数据在统计中应用。要认真实施大数据工作方案,建立统一规范的大数据应用标准和流程,推动各专业积极拓展大数据领域,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展大数据深度研究,进一步提高各类统计数据资源的存储、管理和运算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探索提高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新方法、新手段。积极推进统计云项目建设。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等成果,加快建设“开放融合、动态扩展、随需应用、安全高效”的国家统计云平台,通过新建、改造和升级统计信息化软硬件资源和系统,推动统计业务上云、数据上云、管理上云,建成覆盖全部统计业务、服务各级统计机构、管理所有信息资源的统计“一片云”。健全统计信息化基础设施。继续拓展联网直报平台新功能,充实完善国家统计基础数据库,进一步大力推广电子记账等新技术手段在统计调查中的应用。进一步改造国家统计信息网络架构,部署调查队集团版OA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国家统计局与省级统计调查机构互联网物理隔离的统计业务专网,确保统计数据处理环境安全可靠。

同志们,前进永无止境,征程未有穷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勇于担当,改革奋进,不断开创统计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